1、盆土配嗣。秋末冬初收集各種樹葉(最好是闊葉樹葉),與沙土及人畜糞各1/3分層堆積于80厘米深的坑內至坑口,如果是干糞要加適量的水。翌年4—5月將其取出堆漚,隔
20—30天翻搗1次,共翻2”3次,直到樹葉全部腐爛。
2、萄苗的栽植。培養(yǎng)獨木菊的方法有翻芽法、扦插法等。翻芽法培養(yǎng)的菊花雖然花大、色艷、花瓣肥厚且花期長,但高度都在60厘米以上,有的達1米左右,下部葉片易脫落,影響觀賞。如果推遲翻芽期,晚上盆、晚管理,而后期猛控高度、注意保葉,則可達到矮化的目的。 冬前將盆中的腳芽取出栽好,使其安全越冬。
3、謇夏管理。5月上中旬將存栽的菊苗從盆中取出,分株栽在有一定肥力的培養(yǎng)土的花盆或大田里,栽后澆足水并注意鋤草松土。6月中下旬摘心打頭,按照先晚花期和矮棵品種,后中花期品種,早花期和高棵品種最后摘心的順序,20天內全部完成摘心。打頂時從上到下保留十幾片全葉,而下部的葉全摘掉,以后隨時抹掉腋葉,促其從根部生出腳芽。
。
4、上盆定植。8月10-25日,當 腳芽長10厘米時將菊株移栽在二缸 盆中(比一般栽法推遲1個月)。也是 晚花期矮棵品種先栽,早花期和高棵 品種最后栽。只選留1個長勢壯、遠
離老株和節(jié)間正常的腳芽,其余的全 部剪掉。將腳芽栽正,老莖則任其自 然側歪(如果想培養(yǎng)3朵花的平頭品 菊可選栽3個腳芽)。若培養(yǎng)土較濕 可不澆水,放半陰處。每天向葉面噴水3—4次,保持菊株水分。1周后轉 入正常管理。栽時填6成培養(yǎng)土,不 可多填。 5、秋季管理。上盆的菊株9月初 將老株剪掉。3天后填二成培養(yǎng)土 (“球形”肥厚品種填加重肥培養(yǎng)土, “正午形”的仍填加普通培養(yǎng)土)。當 菊株現(xiàn)蕾后球形肥厚品種再填一成 重肥培養(yǎng)土,其他的品種仍填普通培 養(yǎng)土。當菊株高20厘米時開始加施 葉面肥,每3天噴1次尿素2000倍 液,F(xiàn)蕾后則交替噴施尿素2000倍 液和磷酸二氫鉀2000倍液,直到現(xiàn) 色。 6、剝蕾。當菊花現(xiàn)蕾后,花蕾長 到黃豆粒大小時將側蕾和腋蕾隨時 去掉。但要保留1個離頂蕾最近的腋 蕾作為備用蕾,防止因元蕾受損而無 花,快放色時方可去掉備用蕾。 7、控制高度。觀賞菊花的高度應 為30—50厘米,要用藥物對其高度進行控制。每10~15天向葉面及生長點噴施Bg和多效唑800倍液,F(xiàn)蕾后用上述藥劑600倍液澆根。
20—30天翻搗1次,共翻2”3次,直到樹葉全部腐爛。
2、萄苗的栽植。培養(yǎng)獨木菊的方法有翻芽法、扦插法等。翻芽法培養(yǎng)的菊花雖然花大、色艷、花瓣肥厚且花期長,但高度都在60厘米以上,有的達1米左右,下部葉片易脫落,影響觀賞。如果推遲翻芽期,晚上盆、晚管理,而后期猛控高度、注意保葉,則可達到矮化的目的。 冬前將盆中的腳芽取出栽好,使其安全越冬。
3、謇夏管理。5月上中旬將存栽的菊苗從盆中取出,分株栽在有一定肥力的培養(yǎng)土的花盆或大田里,栽后澆足水并注意鋤草松土。6月中下旬摘心打頭,按照先晚花期和矮棵品種,后中花期品種,早花期和高棵品種最后摘心的順序,20天內全部完成摘心。打頂時從上到下保留十幾片全葉,而下部的葉全摘掉,以后隨時抹掉腋葉,促其從根部生出腳芽。
。
4、上盆定植。8月10-25日,當 腳芽長10厘米時將菊株移栽在二缸 盆中(比一般栽法推遲1個月)。也是 晚花期矮棵品種先栽,早花期和高棵 品種最后栽。只選留1個長勢壯、遠
離老株和節(jié)間正常的腳芽,其余的全 部剪掉。將腳芽栽正,老莖則任其自 然側歪(如果想培養(yǎng)3朵花的平頭品 菊可選栽3個腳芽)。若培養(yǎng)土較濕 可不澆水,放半陰處。每天向葉面噴水3—4次,保持菊株水分。1周后轉 入正常管理。栽時填6成培養(yǎng)土,不 可多填。 5、秋季管理。上盆的菊株9月初 將老株剪掉。3天后填二成培養(yǎng)土 (“球形”肥厚品種填加重肥培養(yǎng)土, “正午形”的仍填加普通培養(yǎng)土)。當 菊株現(xiàn)蕾后球形肥厚品種再填一成 重肥培養(yǎng)土,其他的品種仍填普通培 養(yǎng)土。當菊株高20厘米時開始加施 葉面肥,每3天噴1次尿素2000倍 液,F(xiàn)蕾后則交替噴施尿素2000倍 液和磷酸二氫鉀2000倍液,直到現(xiàn) 色。 6、剝蕾。當菊花現(xiàn)蕾后,花蕾長 到黃豆粒大小時將側蕾和腋蕾隨時 去掉。但要保留1個離頂蕾最近的腋 蕾作為備用蕾,防止因元蕾受損而無 花,快放色時方可去掉備用蕾。 7、控制高度。觀賞菊花的高度應 為30—50厘米,要用藥物對其高度進行控制。每10~15天向葉面及生長點噴施Bg和多效唑800倍液,F(xiàn)蕾后用上述藥劑600倍液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