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富有營養(yǎng)價值,其成分可分為水和固形物兩部分,固形物包括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物質。固形物含量多少影響乳的品質,乳脂率是衡量乳質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含量一般為3%~5%。乳脂中含有人體必需的亞麻酸和花生油酸及多種脂溶性維生素、磷脂類等。提高乳脂率的主要方法是進行奶牛品種改良,選擇優(yōu)質飼料,飼養(yǎng)管理也是提高乳脂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選育好的品種和個體
不同品種牛的產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異。經過精心選育的品種如荷斯坦牛,其產乳量顯著高于地方品種。產乳量和乳脂率之間存在負相關,產乳量較高奶的乳脂率相應較低。但產乳量高的品種通過有計劃地選育,乳脹率仍可提高。同一品種內的不同個體雖然處在相同的生長階段、相同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其產乳量和乳脂率仍會有差異,如荷斯坦牛的產乳量變異范圍在3000~12000
kg,乳脂率為 2.6%~6.0%。選育優(yōu)良的品種和個體并不斷地進行改良,是奶牛優(yōu)質高產的有效途徑。
2 選擇優(yōu)質飼料
牛的瘤胃代謝產物中揮發(fā)性脂肪酸即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結構,對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有重大影響。乙酸被吸收后,通過血液被輸送到乳腺,用以合成乳脂肪中的一系列短鏈脂肪酸;丙酸被吸收后,輸送到肝臟,成為合成葡萄糖的原料;丁酸是乳脂肪中的一種短鏈脂肪酸,也可與乙酸輔酶A縮合形成高級脂肪酸。乙酸、丁酸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奶牛乳脂率。
乳脂是由兩種基本類型的前體合成的,其中約50%的脂肪是以瘤胃發(fā)酵產生的乙酸和醋酸為原料由乳腺合成,其余部分則由飼料的脂肪或體內積蓄的脂肪供給(以長鏈脂肪酸的形態(tài)直接形成乳脂人不同飼料組成對乳脹的體內合成有極大影響。
2.l 粗纖維
飼料中對乳脂肪影響最大的是粗纖維含量。纖維在瘤胃內被分解后生成乙酸,而淀粉則能增強瘤胃發(fā)酵、降低pH值,促進丙酸的生成,乳脂率與瘤胃內乙酸/丙酸比呈正相關。若日糧中的牧草低于50%,或者ADF(酸性洗滌纖維)低于19%,或把全部飼料的粗纖維限定在13%時,由于日糧纖維含量的減少將導致乙酸/丙酸比下降,從而降低乳脂含量。
2.2 脂肪
脂肪的正作用是能量高并能直接為乳脂合成提供脂肪酸,約50%的乳脂肪必須由日糧中脂肪供給。當奶牛處于能量正平衡時,很難動用體脂肪并把它運入乳腺,因此在泌乳期內日糧脂肪是乳脂的唯一來源。脂肪的負作用是不飽和脂肪代謝產生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瘤胃內和氫結合促進丙酸生成從而降低乳脂含量;由于氫的加入,生成的轉移單不飽和脂肪酸也能抑制脂肪在乳腺內的合成。根據(jù)脂肪的上述雙重作用,為了不妨礙瘤胃發(fā)酵等特性,在飼料中添加3%~6%脂肪為宜。游離油脂常降低乳脂含量,而整粒油籽未產生此作用。大豆油或整粒大豆可以降低乳蛋白含量,而棉籽油和棉籽的影響很小。添加不飽和脂肪或大劑量脂肪?蓪е氯橹氏陆,主要原因是其對瘤胃發(fā)酵的影響。所以,人們試圖通過某些措施以減少脂肪的負面影響,如飼喂整的或壓碎的油餅,用甲醛處理使脂肪免受瘤冒發(fā)酵,采用鈣皂化等。這些技術措施在維持和提高乳脂率方面具不同的效果。高士爭等(1998)報道,添加脂肪酸鈣300
g/d·頭可使奶中乳脂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總脂、必需脂肪酸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及鈣含量顯著增加(p<0.05)。奶牛添加脂肪酸鈣僅限于乳脂率3.5%以下的奶牛,對高乳脂率的奶牛無效。由于乳脂率的提高必須有50%乙酸作為合成前體物,故添加脂肪酸鈣時,日糧于物質中要求維持粗纖維17%、ADF21%的水平(張延利,1996)。
2.3 能量及蛋白質
當日糧能量水平提高時,乳蛋白含量提高,但可能會降低乳脂率。日糧中蛋白質含量提高通常并不提高乳蛋白含量,但蛋白質低于需要時可能會降低乳蛋白。只有當奶牛在極低營養(yǎng)或長期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下,能量及蛋白質才有可能對乳脂率發(fā)生影響。
2.4 無機鹽
當瘤胃pH值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時,乙酸的形成較丙酸更容易些,由于乙酸的增多,奶牛的采食量、產奶量和乳脂率都將得到提高。在高水分谷物和青貯玉米等易發(fā)酵飼料中添加堿化劑可以取得理想效果,但在干草和青貯鮮草等含ADF占20%以上的飼料中添加堿化劑無明顯效果。常用的堿化劑多為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氧化鎂和碳酸氫鈉以1:2的比例制成的混合劑其堿化效果很好。沸石能增大瘤胃pH值,但同時可能降低乳脂和乳蛋白含量。韓正康(1986)報道,當瘤胃處于丙酸型發(fā)酵時,添喂乙酸鈉能提高乳脂率。
2.5 其他飼料添加劑 煙酸能增加乳脂率或產奶量。據(jù)報道,在奶牛產后120 d內,每日飼喂煙酸6 g,可使產奶量提高
11.9%,在泌乳中期給奶牛添喂煙酸其效果遠不如泌乳早期,原因可能是奶牛在泌乳早期常處于能量負平衡狀態(tài)。奶牛分娩后由于采食量下降、日糧組成改變及由此引起的瘤胃微生物群體改變等因素,導致日糧中供應的和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煙酸減少,造成奶牛煙酸缺乏;而在泌乳中期,奶牛瘤胃微生物群體穩(wěn)定,泌乳量逐漸下降,奶牛依靠飼料和自身合成的煙酸可滿足代謝和生產的需要,因而在奶牛泌乳早期添加煙酸的效果顯著高于泌乳中期。所以,給奶牛添加煙酸要考慮產奶量、泌乳階段及飼料條件等因素,不應盲目添加。
對高產奶牛來講,為了保證奶牛攝入足夠的能量,粗飼料的攝入應受到限制。有關資料表明,在這種情況下,飼料中加入適量的乙酸鈉或雙乙酸鈉,可促進和改善機體電解質的平衡,刺激肝臟、腎臟和腸粘膜,從而提高乳脂率。另外,當精料比例增多使奶牛乳脂率降低時,可每天補飼450
g乙酸鈉鹽或丁酸鹽,以提高乳脂率。
拉沙里菌素和莫能菌素等離子載體對乳脂率有削減作用,因為這類抗生素物質能增加瘤胃內丙酸的產生量。
3 科學規(guī)范的飼養(yǎng)管理
3.l 合理搭配精粗飼料比例
在奶牛日糧中,不能過多強調精料,而應以多汁青綠飼草、青干草等優(yōu)質粗飼料為主。在充分供給優(yōu)質青干草等粗飼料后,不足的能量部分由精料供給,在飼喂上也應先粗后精,精料盡量做到少量多次飼喂,避免一次攝入大量精料。Poewll(l939)最早發(fā)現(xiàn),給奶牛飼喂高精料、低粗料日糧會導致乳脂率下降。當飼糧中精料比例較高時,瘤胃中乙酸比例減少,丙酸比例增加;反之,當粗料比例較多時乙酸比例增多?梢,增喂粗飼料有利于提高乳脂率。但粗飼料不能提供乳牛合成乳蛋白的原料,會影響產。奶量。因此,牛的飼糧要合理搭配,不僅提供適量的精料和多汁料,保證奶牛高產,同時要保證有一定比例的粗飼料以提高乳脂率。生產中,奶牛飼喂多采用先粗后精或精粗混合的方法,粗料比例一般不低于日糧的40%。
3.2 注意日糧的可消化性和物理形態(tài) Van
Soest(1963)通過大量奶牛試驗證實了乳脂率與日糧纖維有關,并推斷日糧纖維含量和來源對乳脂率的影響可能與纖維的長短有直接關系。飼喂奶牛要注意日糧的消化性,高產奶牛日糧消化率不應低于65%,無論精料還是粗料都應注意其消化性能。精料中易降解的是大麥、高粱,玉米相對較差,粗料中禾本科青干草易降解,其他牧草相對差一些。同時要注意日糧的物理形態(tài),精料的籽實類以打碎或壓碎為好,而青粗飼料不易太碎,一般以8
cm左右為好,青貯牧草可適當長一些,這樣可增加飼料在消化道內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粗纖維、干物質的消化率,進而提高乳脂率的目的。
3.3 補充脂肪
一般奶牛日糧脂肪含量約在3%左右,而有關資料表明,日糧中脂肪含量在5%~6%時奶牛對養(yǎng)分利用率最高。因此,在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油菜籽或保護脂肪酸,可有效提高乳脂率,但添加量也不宜過高,掌握在日糧中脂肪含量大體在5%~6%即可。
3.4 加強干乳期的管理
產奶牛干乳期是胎兒迅速生長發(fā)育需要較多營養(yǎng)的階段,改善母牛營養(yǎng)狀況也對下一泌乳期有利,為延長生產年限準備必要的條件;同時干乳期間乳腺分泌活動停止,是分泌上皮細胞更新動下一泌乳期能正常分泌的必要準備階段。因此,母牛干乳期供給充分的營養(yǎng)并結合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如加強干乳中后期乳房的按摩等),可有效提高乳脂率。
3.5 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
正確的按摩和擠奶操作,能增強排乳反射,提高奶產量和乳脂率。規(guī)范和提高擠奶技術,每次擠奶時力求使乳腺胞內的乳汁盡量擠凈,不僅可提高產奶量(增幅為10%~20%),而且可增加乳脂率0.2~0.4個百分點。掌握擠奶速度,盡可能在5分鐘內擠完。
3.6 適當?shù)倪\動
舍飼奶牛運動量較少,如果給予適當?shù)倪\動,不僅能鍛煉體質,加強代謝,增強健康,而且還能提高產奶量和乳脂率。一般情況下,奶牛每天自由運動時間應不少于6h。據(jù)報道,對奶牛每天驅趕3公里,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奶量和乳脂率,但運動不宜劇烈,時間也不宜過長,應根據(jù)牛的生理、營養(yǎng)狀況而定。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能量負平衡,引起酮病。
4 加強奶牛乳房炎的預防
乳房炎癥是影響奶牛產奶量和乳脂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由乳鏈球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等引起的乳房炎,乳汁會呈水樣,乳脂率明顯降低。由于乳房炎病因復雜且有很多影響因素,預防工作有一定難度。預防乳房炎,必須從各個環(huán)節(jié)著手,采取綜合的措施,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日常管理中,要搞好環(huán)境和畜體衛(wèi)生,尤其是乳房的衛(wèi)生;要注意擠奶衛(wèi)生和正確擠奶;定期進行隱性乳房炎或DHI測定,對于隱性乳房炎檢測結果呈“++”以上反應的及時用藥治療;重視和堅持乳頭藥浴工作,浸漬乳頭的藥液要求殺菌力強、應激性小、性能穩(wěn)定、作用時間長,常用的有0.3%~0.5%洗必太溶液、0.5%~l%碘附等。要對病牛實行隔離飼養(yǎng),及時淘汰慢性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