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PRB.0254 |
圖
例
|
|
中文學名 |
假蜜環(huán)菌 |
拉丁學名 |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Scop. : Fr.) Sing. |
中文別名 |
亮菌(江蘇)、樹秋(河南)、青杠菌、青杠鉆(四川) |
同物異名 |
Clitocybe tabescens (Scop. : Fr.) Bres. |
圖 254 假蜜環(huán)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
分類地位 |
傘菌目、白蘑科、蜜環(huán)菌屬 |
形態(tài)特征 |
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2.8-8.5cm,幼時扁半球形,后漸平展,有時邊緣稍翻起,蜜黃色或黃褐色,老后銹褐色,往往中部色深并有纖毛狀小鱗片,不粘。菌肉白色或帶乳黃色。菌褶白色至污白色,或稍帶暗肉粉色,稍稀,近延生,不等長。菌柄長2-13cm,粗0.3-0.9cm,上部污白色,中部以下灰褐色至黑褐色,有時扭曲,具平伏絲狀纖毛,內部松軟變至空心,無菌環(huán)。孢子印近白色。孢子無色,光滑,寬橢圓形至近卵圓形,7.5-10μm×5.3-7.5μm。 |
生態(tài)習性 |
夏秋季在樹干基部或根部叢生。引起梨、桃等很多種樹木根腐病。 |
分布地區(qū) |
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廣西、甘肅、云南等。 |
經
濟
用
途
|
可食用,味好。假蜜環(huán)菌菌絲體初期在暗處發(fā)熒光,菌絲索黃色至黃棕色,根狀扁平,不發(fā)熒光。另外據國內有關方面研究報道,菌絲體對膽囊炎及傳染性肝炎有一定療效。此菌的菌絲體及菌索含蜜環(huán)菌香豆素、麥角甾醇和有機酸等。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