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豆性平,味甘、淡,中醫(yī)認為有健脾祛濕、和中益氣的作用。民間認為它最大的特點是除濕困祛腳氣,所以常在春冬兩季雨水時節(jié)用以煲湯為養(yǎng)生之用;ㄉ嘈云剑陡、淡,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紅棗為性溫味甘,能養(yǎng)血氣、健脾胃。豬尾能壯骨益髓。合而為湯,能祛濕困、養(yǎng)脾胃。
材料:眉豆150克、花生50克、紅棗5個、豬尾(連尾龍骨)1條(約75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
烹制:各配料洗凈,稍浸泡,且紅棗去核;豬尾洗凈,斬件,并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取出洗凈(即“飛水”)。然后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兩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推薦:
廣東省中醫(yī)院藥師 佘自強
點題教煲湯
讀者:最近因為天氣干燥或工作壓力大、勞累,導致口腔潰瘍,請問多喝什么湯好?另外,作為陰虛者,有沒有什么好的方子進行日常調理?
佘自強:綜觀所有癥狀,建議多飲石斛(養(yǎng)陰、下火)瘦肉湯,或用石斛泡茶飲,也可多用沙參玉竹煲鯽魚或山斑魚湯。
讀者:朋友的母親胃痛,吃不下飯,每天喝一碗粥就覺得飽了。胃里感覺發(fā)燙,要用雙手按住才舒服一些,想嘔又嘔不出。醫(yī)生說是胃炎,請問什么湯水可讓病人的痛苦減輕一點?
佘自強:除接受醫(yī)生治療外,建議飲春砂仁煲豬肚或猴頭菇煲雞,可減輕病人胃的難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