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科番石榴屬,熱帶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番石榴屬(Psidium)約有150多個種,除番石榴(P.guajava L.)外還有許多果實可供食用的種類。有:草莓番石榴(P.cattleianum Sabine.)、巴煙石榴(P.guineensis Swartz.)、黃沙羅番石榴(P.molle Bertd.)、哥斯達黎加番石榴(P.friedrichsthalianum(Berg.)Nied.)。
番石榴原產(chǎn)美洲墨西哥和秘魯。傳入中國已有800多年。臺灣在200年前栽種。廣泛分布在熱帶國家,亞洲以印度、泰國、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緬甸、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栽培較多。中國分布于廣東、臺灣、福建、廣西、海南和云南南部等省(自治區(qū))。 高4-6m,沒有直立主干。樹皮薄,深褐色,老干皮部片狀剝離。根群發(fā)達,淺生,主要集中在50cm左右的表土層。耐濕、耐旱、吸肥力強。枝梢分枝低,嫩梢四棱形,老枝變圓。葉對生、全緣、長橢圓或長卵形,葉面暗綠,背面色較淺,有茸毛,葉脈隆起。雄蕊多數(shù),花絲細(xì)長,叢生于花盤上;漿果球形、倒卵形或洋梨形,果肉由花托及子房壁發(fā)育而成;幼果綠色,成熟果淡黃至粉紅色或全紅色;果肉白色,也有淡黃色或淡紅色;內(nèi)有細(xì)小堅硬種子多枚。
番石榴生長適宜溫度為23-28℃,最低月平均溫度要在15.5℃以上才有利于生長。年降水量以1000-2000mm為宜。對土壤適應(yīng)性強,pH值4.5-8.0均可種植,陽光充足則果實品質(zhì)較好。
番石榴的品種類型甚多。在中國,廣東以胭脂紅最著名,臺灣有甜味種和酸味種兩類。福建品種有白、青皮、呂宋種及臺灣品種,晚熟居多。近年廣東、福建從泰國、緬甸、澳大利亞和美國引入不少良種試種,其中以大果番石榴發(fā)展較快,單果重達0.5kg以上,品質(zhì)中上,維生素C含量高,具有早結(jié)果、高產(chǎn)、晚熟、耐貯藏等特點。
繁殖方法主要有高壓條、扦插和實生。高壓條和扦插均選2年生健壯枝條,于3月至4月間進行,成活率高。定植株行距一般4m×5m至4m×6m,每公頃約種420-480株,丘陵坡地可適當(dāng)增密。
蟲害主要有:星天牛、咖啡豹蠹蛾幼蟲,蚜蟲和附線螨,最嚴(yán)重的是果實蠅。病害主要是炭疽病。番石榴果實含有抗壞血酸、尼克酸、核黃素、硫胺素和胡蘿卜素等多種維生素;每100g果肉含維生素C在100mg以上。